【大学生通讯社报道】9月27日上午,广西大学杨新国博士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201室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讲座,我校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及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听取讲座。


杨新国表示,心理危机是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和心理矛盾的激烈冲突难以解决,造成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严重的心理危机会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造成危害。他从心理危机处理流程、如何识别心理危机、与学生工作者相关的知识三方面展开指导。
杨新国提到,学生心理危机出现前期学校的对应措施是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及时向心理中心报告学生心理的异常情况、专业人士评估学生心理危机,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评估、早反馈、早教育”;中期,学生工作者要及时阻止控制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实施监护,进行心理辅导;后期,要及时与家长协商帮助学生重返校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安排监护预案和哀伤辅导。
杨新国说明了判断心理危机的三个原则: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出现幻觉、妄想等是异常的表现;二是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知、情、意、行一致是正常心理的体现;三是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外界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相对稳定的人格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针对家长不配合学生心理治疗、学生的现实专业与自己理想专业不相符而产生的反常行为及如何识别心理危机好转等问题,杨新国说:“首先要向家长说明事件的危害性,记录每次与学生联系的具体内容,解读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做心理危机预案;细致观察学生心理恢复情况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
管理学院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覃彦晨说:“我们身边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着有心理问题或处在心理危机状态的同学,他们的问题无论严重与否,我们都应该主动地去关心他们,给予他们适当的精神安慰,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编辑:黄保变 校对:张玉媛)